首页>中学
聆听匠人心声 见证研发历程 ——记高一(6)特需班参观上飞院活动
作者:朱潇清 来源: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:2025-10-27271
(图片共7张)

    10月23日下午,高一6班同学在瞿祖芳副校长、高中部副主任朱潇清老师、年级组长张勇男老师带领下,走进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(简称“上飞院”),体验了一场生动的国产大飞机研发与航空战略认知实践课。上飞院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室主任徐晨老师、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吉亮宇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


    活动伊始,吉老师以商飞发展历程为引,系统介绍了C909、C919、C929三架自主研发大飞机的核心参数与定位。简洁清晰的讲解不仅填补了同学们对国产大飞机的认知空白,更点燃了大家探索航空科技的好奇心。随后,在吉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参观了三架飞机的等比例模型——当三架机型并列陈列于场馆中,从C909到C929逐步递增的机身尺寸、渐次升高的登机梯,瞬间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。步入模拟机舱,座椅的舒适性与智能化程度同样层层升级,吉老师指着C919的座椅特别说明:“为提升乘坐体验,我们特意将三连座中间的座位加宽了2厘米。”无论是宏观的机身设计,还是微观的座椅细节,商飞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航空对“质量”的极致追求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航空人的匠人精神。


    紧接着,大屏幕播放的专题短片,进一步拆解了三款飞机的设计逻辑,并详细展示了大飞机从研发到投用的全流程性能测试——从极端气候下的抗寒耐热试验,到模拟失控场景的刹车能量中断测试,每一项严苛的考验,都让“中国智造”背后的严谨与坚守变得可感可知,也让这场探索之旅的意义愈发厚重。


    短片结束后,吉老师以“航空业的战略意义”为主题开展讲座。他从历史传承、工业升级、初心使命、强国建设四个维度,深入剖析了发展航空业对国家的战略价值,并重点讲述了C909研发过程中的艰辛:面对技术封锁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,科研团队迎难而上、突破瓶颈,成功打破了中国大飞机研发的停滞局面。“当机翼结构极限载荷试验达到100%时,整个试验大厅都沸腾了,很多人当场热泪盈眶。”吉老师的回忆,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科研工作者的执着与不易。


    活动尾声,瞿祖芳副校长对本次探索之旅进行总结。她鼓励同学们以此次商飞参访为切口,立足当下思考人生目标,主动肩负起强国一代的责任。现场更有意外感动——班级窦逸菲同学的父亲及多位校友,正是奋战在商飞一线的航空人,他们用实际行动为“强国”二字写下了生动注脚。


    希望同学们能以本次参观为起点,结合三次特需讲座,以研究课题的方法为基础,带着迎难而上的勇气,在探索中深化对“科技强国”的认知,让课题成果成为连接课堂知识与国家发展需求的桥梁。


 


撰稿:高一(6)班  魏雨瑶


初审:张勇男


 复审:朱潇清


 终审:瞿祖芳


 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