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中学
极光映上实,共话STEAM——记芬兰罗瓦涅米市教育代表团友好国际交流活动
作者:薛梦超 来源:上海市实验学校 日期:2025-10-2976
(图片共20张)

 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未来教育该如何应对其带来的挑战?STEAM教育如何跨越国界,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?中芬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又将如何携手共创辉煌篇章?10月22日,上海市实验学校以“极光映上实 共话STEAM”为主题,携手芬兰罗瓦涅米市教育代表团,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教育对话,整场活动由上实学生电视台的赵思涵和李弘毅主持。陈兴冶校长在致辞中表示,芬兰教育创新、人文与实践并重与上海STEAM改革前沿的经验恰逢其时,双方将以此次跨越国界的对话为起点,在课程、教学与评价各领域深度共享,让科学精神扎根课堂,让技术创新融入实践,让跨学科思维赋能成长。


 


师生风采:STEAM教育思辨力展示


  中三年级的陈琦老师用一堂展示课让来宾直观感受到中国学生在STEAM课堂中的创造力与协作能力。课堂围绕新闻课堂第168期内容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,是在哗众取宠吗?》展开,首次语文TFT课程里使用双语教学方式,以新闻热点为切入点,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人形机器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,并思考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,进而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科技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。课堂上,学生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与协作能力,更有学生以视频形式生动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机器人,赢得了阵阵掌声。


  初中部“一站到底”时事争霸赛也让现场的观众眼前一亮,来自上实教育集团的8支初中代表队围绕科学、AI素养等深刻议题展开了激烈角逐。孩子们不仅展现了自己广泛的知识储备、敏锐的思维洞察力,还通过团队合作展现了出色的沟通与协作能力。经过多轮激烈角逐,最终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一战队脱颖而出,捧走特等奖奖杯。


  高中部的英语辩论展示则将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。高二学生围绕“AI生成的内容是/不是真创作”展开激烈辩论。正方认为,AI是人类意图的延伸,其产物在审美与创意上具备“真创作”的价值;反方则坚持,缺乏情感与意识的AI只是模仿与重组,无法承载创作的灵魂。双方引经据典、妙语连珠,既有对技术边界的追问,也有对人文精神的坚守。这场辩论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,更引发了全场对AI时代教育创新的深刻思考。


 


【芬兰经验:STEAM教育的实践与创新】


  作为深耕STEAM教育领域多年的老牌实践者,芬兰校长代表——欧那斯林综合学校的校长Mari Vuorisalo,也在本次活动中倾囊相授,分享了芬兰在STEAM教育方面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。她不仅详细阐述了芬兰学校在STEAM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思路、核心理念,还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加以印证。


  Mari校长介绍道,芬兰教育独具特色,呈现出“新颖且以学生为核心、注重教学节奏把控、以实验为导向、包容多元”等鲜明特点。她借助“北极圈外的生活”“自然学校”等一系列实践案例,展现了涵盖多学科知识融合、室外教学体验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。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,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多种技能,还能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,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

 


【圆桌沙龙:STEAM教育的多元探讨】


  围绕 STEAM 教育的价值、课程融合、评估方式、AI 时代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收获等议题,芬兰罗瓦涅米市教育局局长 Jussi Kainulainen 先生、芬兰校长代表 Kimmo Tuunala 先生、上海市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慧、科创教师李梦丹及学生代表薛宁远展开深入对话,本场沙龙由上实学生电视台台长王语晞主持。


  Jussi局长强调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学科壁垒,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学会创造性思考与协作,而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正是学校持续进步的关键动力。


  Kimmo校长表示STEAM项目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,唯有当学习主题源于生活、贴近自然,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内在动机,实现深度学习。为此,芬兰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程规划,从而精准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。


陈慧副书记指出STEAM教育的成果评价应兼顾“有形”与“无形”,既要关注学生最终产出的作品,更要看见他们在思维、实践与创新能力上的成长,并倡导学生、教师、家长、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过程。


  李梦丹老师作为上实STEAM课程的资深教师,对如何应对AI时代的教学任务和创新要求提出了有见地的思考。她认为在AI时代,教师应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AI赋能课程的设置者,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创新素养和科学伦理的培养者,从单一学科的教师,转变为“跨学科+AI”的整合者。


  薛宁远同学作为上实学生代表,分享了自己的STEAM学习体验。他谈到,在STEAM课程中,他学会了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如制作电磁感应仪器、液压机模型和大坝等。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,还在后来的创新实践中发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。


 


  此次活动,不仅促进了中芬两国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,更为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。上海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理事长徐红在总结中提到,这场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中芬基础教育存在交流和互相学习的空间,希望中芬教育能继续保持校际学生互访,共同为世界、为人类培养未来人才。


 


初审:薛梦超


复审:史颖芳


终审:范莉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