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七月热浪席卷全国,ICode 中国区决赛于上海、香港、北京、西安、青岛等 10 座城市同步打响。此前,在 ICode 预选赛中,我校多名同学凭借扎实的编程功底与出色的创新思维脱颖而出,成功斩获全国赛参赛资格。此次代表学校出征,3 名学子再度不负众望,最终摘得 1 银 2 铜的优异成绩,在全国编程少年的竞技舞台上,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专业素养与科技风采。
ICode 作为全球非营利公益组织,自 2019 年成立以来,始终以普及和推广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为核心目标。截至目前,ICode 已与中国 5000 + 学校和机构建立合作,覆盖中国所有省份,同时其学习平台已进入美国、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课程体系,全球累计服务学员超 700 万。此次全国赛则延续了 ICode 一贯的高标准与高精彩度,为各地编程爱好者搭建了切磋技艺、展示自我的优质平台。
决赛当天清晨 8 点,各赛场便沐浴在朝阳之中。我校参赛选手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一同,在签到处有序排队等候,工作人员仔细核对每位选手的参赛信息,现场氛围热烈,丝毫不逊于夏日高温。
比赛正式开始后,整个赛场瞬间陷入专注的氛围,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,成为梦想绽放的独特节奏。我校选手沉着应对挑战:图形化编程组的同学灵活拖拽彩色代码块,精准点击鼠标。大家在代码世界中专注穿梭,尽最大努力向高分靠近,用行动诠释着 “用代码改变世界的少年志气”。
颁奖环节中,嘉宾们为获奖选手逐一授予奖牌,摄像机精准定格下每一个荣耀瞬间。我校获得银奖的同学,凭借全程稳定的发挥突破层层关卡;两名铜奖获得者则以清晰的编程逻辑与创新思路脱颖而出。无论是银奖的璀璨,还是铜奖的坚实,都是选手们十足勇气与默默坚持的最佳证明,这份成绩背后,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、老师的敬业指导,以及学校编程教育的持续赋能。
随着编程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不断普及,ICode 赛事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探索科技兴趣、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。我校始终鼓励学子积极参与此类高水平科技实践活动,未来也期待有更多同学能点燃编程热情,在 ICode 的舞台或其他科技赛事中展现自我、突破自我,用代码编织梦想,用创新探索未来。
供稿丨钱晶蕊
编辑丨钱晶蕊
复审丨傅筠
终审丨陈慧